以红色丘陵盆地地貌景观为主体的衡阳市,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地位重要,但在大气环流、地貌结构、岩性、植被等自然因素和大面积破坏天然植被,无限制扩大耕地面积和耗水性农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地域性的农业季节性干旱越来越表现出频率高、旱情重;夏秋多旱,秋旱尤甚;地域差异明显,但有一定规律等特征,乃至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性因素.为确保衡阳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基地和畜禽、淡水渔基地的地位,必须针对衡阳市所特有的农业干旱问题,加强其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结构,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