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汪芳;吕舟;张兵;张松;董卫;...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德城镇化与地方性研究实验室, 北京, 10087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 10008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 210018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记忆和乡愁;迁移转型;文化景观;地方性;原真性
关键词(英文):
transition;cultural landscape;locality;authenticity
期刊:
地理研究
ISSN:
1000-0585
年:
2017
卷:
36
期:
1
页码:
3-25
基金类别:
GZ1201,NSFC:中德双边合作研究项目 51078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271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471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2782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671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机构署名:
本校为其他机构
摘要: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
摘要(英文):
About our urban and rural memory, should we remember? Can we remember? Are we willing to remember? Are we allowed to remember? Existing in the real life, memory is alive rather than dead. Memory not only belongs to the elite, grassroots' memory is also precious. Historical context implicated in the memory should be cherished without equating the protection of memory with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heritage, and also should we face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mem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ime. Memory is not unreal talk, but the sour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s well as urban and ru...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