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训练在新闻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黄爱
期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8):142-143 ISSN:1005-4901
作者机构:
[黄爱]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新闻写作;作品阅读;评价准则;写作技能;写作习惯;倒金字塔;中学生作文;阅读训练;写作主体;写作经验
摘要:
<正>"模仿"不同于抄袭,也不等于雷同。文章之模仿,大抵在于对前人文章之体、之法、之意。乃至词句作拟似之训练。模仿不失为步入写作之门的重要步骤,在写作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与地位。在新闻写作中,模仿训练亦是如此。
语种:
中文
展开
衡阳地方报纸新闻大众化与地方特色的融合
作者:
黄爱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115-117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湖南衡阳421002;[黄爱]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衡阳地方报纸;新闻大众化;地方特色
摘要:
衡阳地方报纸所处的媒体环境及自身的缺陷使其新闻报道的必读性、可读性较差,通过新闻大众化提升报纸的可读性,依仗地方特色构筑报纸的必读性,在心理上与受众做到心有灵犀,是走出困境的一条路径。同时,衡阳地方报纸的地缘优势、独立的生态位以及报纸本身的发展意识,给新闻大众化与地方特色融合提供了可能。要实现这种融合,内容上贴近本地受众,关注本土讯息;新闻编排注重"易读"性,报纸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塑造本地传媒品牌,提高读者忠诚度。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物访谈节目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以《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为例
作者:
黄爱;陈娟
期刊:
采写编,2012年(02):30-31 ISSN:1007-8177
作者机构:
[陈娟; 黄爱]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人物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同质化现象;地方电视台;距离;中央电视台;成长阶段;商业利益
摘要:
如今,电视人物访谈节目遍地开花,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频道的名牌人物访谈节目。但目前我国的人物访谈节目尚处于成长阶段,其发展面临不少问题。最明显的困境是在访谈嘉宾资源的有限与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人物访谈节目的“大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物访谈节目常常遭遇同入访谈撞车的尴尬。面对激烈的竞争,人物访谈节目如何在同人访谈中另辟蹊径,使自己的节目独具个性,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呢?这是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反观自省的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物访谈节目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以《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为例
作者:
黄爱;陈娟
期刊:
新闻爱好者,2012年(01):73-74 ISSN:1003-128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关键词:
人物访谈节目;同人访谈;同质化
摘要:
现在,国内的人物访谈节目特别是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的研究来分析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危害,并探讨了规避同人访谈内容同质化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试论我国新闻大众化的变迁
作者:
黄爱
期刊:
青年记者,2009年(12):32-33 ISSN:1002-2759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黄爱]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新闻大众化;变迁;传播形态;大众化报纸;新闻选择;新闻栏目;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摘要:
<正>当下,我国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新闻选择更趋向于大众,新闻报道步入大众化。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基于特殊的历史情景以及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这种传播形态从19世纪70年代发轫一直延续到当代。白话报刊:中国新闻大众化的滥觞
语种:
中文
展开
试论美国新闻大众化的演进
作者:
黄爱
期刊: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9年(01):50-52 ISSN:1009-929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关键词:
新闻大众化;美国报纸;煽情新闻
摘要:
新闻大众化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现代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美国的报刊业经历了三次新闻大众化浪潮,即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廉价报纸、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式新闻事业和20世纪20年代的爵士新闻事业,这三次浪潮同时也是煽情新闻泛滥的时期。当代,商业利益成为美国新闻业的首要法则,新闻内容商业化,严肃新闻边缘化,新闻大众化有娱乐化的倾向。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作者:
黄爱
期刊:
新闻界,2009年(5):105-106 ISSN:1007-243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衡阳,421008;[黄爱]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
摘要: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4年至2009年<中国青年报>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142个文本.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比较客现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中美新闻大众化的差异性
作者:
黄爱
期刊: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9年(02):22-23 ISSN:1003-128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黄爱] 衡阳师范学院
摘要:
当美国新闻事业走出黑暗的政党报刊时期,进入现代化,传媒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报刊一改宣传、攻讦的面貌,以大众而不是少数政治、文化精英分子为阅读对象,为适应大众口味大量刊登趣味性社会新闻,关注大众的生存状态,呈现出通俗、活泼的面貌.而在中国近、现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的新闻事业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也逐步走向大众化,并伴随着语言文字的改革;当代,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的兴起也呈现出这种传播形式.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美新闻大众化比较研究
项目作者:
黄爱
项目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
立项时间:
2007
项目类别:
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