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作者:
贺伟;况福民;王鹏
期刊: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年(3):31-34 ISSN:1003-78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王鹏; 况福民; 贺伟]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潜力测算;水口山
摘要:
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8.59分,达到了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优越,管理绩效突出,但用地效益一般。土地利用强度潜力将是未来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主要潜力,扩展潜力和结构潜力均不高,不存在管理潜力。并对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将来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例
作者:
贺伟;况福民;王鹏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44(25):183-185 ISSN:0517-661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口山
摘要:
以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4.89,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状况良好,管理绩效较好,但用地效益有待提高。提出了制定集约标准、设立开发区用地门槛等提高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和用地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衡阳市为例
作者:
王鹏;徐文娣;邓育武;田亚平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37(03):81-86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江西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徐文娣; 田亚平; 王鹏; 邓育武]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PSR模型;熵权法;城镇化;土地生态安全;衡阳市
摘要:
基于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特点,以城镇化为驱动力,利用PSR模型,构建城镇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根据归一化指标数值和权重,计算衡阳市2004—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由2004年的0.129 704提高到到2013年的0.853 102,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有好转趋势,但仍处于风险级和敏感级。研究认为,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以及土地生态安全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立生态安全补偿机制;使生态建设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脚步,是协调衡阳市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师地理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改革的探讨
作者:
钟顺清;郑文武;王鹏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27):117-118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关键词:
探究式;地理;协作;高师
摘要: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拓和挖掘学生潜力的有力手段。高师地理实验教学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在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通过不同途径设置实验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合理利用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桂林市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作者:
熊平生;田亚平;王鹏
期刊:
高师理科学刊,2016年36(3):100-103 ISSN:1007-983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熊平生; 王鹏; 田亚平]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桂林市
摘要:
分析了桂林市地质地貌实习基地的优势,介绍了衡阳师范学院桂林地质地貌实习线路设置和实习内容安排,提出了开放性实习教学模式,包括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实习模式和实习成绩考核的多元性方法.以期为形成实用、高效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提供案例支撑.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顶岗实习指导
作者:
邓育武;邓小英;罗文;王鹏
期刊:
高师理科学刊,2016年36(6):95-97 ISSN:1007-983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耒阳市实验中学,湖南衡阳,421800;[罗文; 王鹏; 邓育武] 衡阳师范学院;[邓小英] 湖南省耒阳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
顶岗实习;地方院校;师范生
摘要:
结合长期负责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试点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师范生顶岗实习指导的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需构建UGS指导共同体,并从制度制定,指导方法选取及过程监控等方面促使指导落实.
语种:
中文
展开
南方红壤丘陵区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
作者:
周松秀;刘兰芳;王鹏;朱宏娟
期刊:
生态科学,2015年34(1):61-67,128 ISSN:1008-8873
作者机构:
[周松秀; 刘兰芳; 王鹏]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朱宏娟] 湖南省武冈市展辉学校
关键词:
油茶;气候适应性;特征;熵权;常宁市
摘要: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优质食用油料树种,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的权重为0.1538,∑T≥10℃积温的权重为0.1532,分别居于驱动因子的第一和第二位,即温暖的气候是油茶种植气候适应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在胁迫性准则层的5个指标中,寒潮权重居于9个评价指标之首,熵权为0.1750,对适应性具有极强的限制作用,是油茶种植气候适应性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区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整体处于中等状态,适应性年际变化波动性明显,且其波动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研究时段的波动划分为3个阶段,3个波动阶段的适应性程度的最优贴近度极大值与平均值均呈增长趋势。
语种:
中文
展开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以永州市为例
作者:
王鹏;吴海斌;凡非得;田亚平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83-89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田亚平; 王鹏; 吴海斌; 凡非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永州市
摘要:
以永州市为研究区,利用 P-S-R 模型结合自然、社会、经济三分法构建永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和熵权法模型,通过加权求和对永州市2003—2012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2年永州市土地生态综合安全值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从风险级转为敏感级,但还未达到良好级,说明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正逐步好转,但总体上该区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太乐观。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矿区农业土壤合理利用的环境补偿探讨——以冷水江锡矿山为例
作者:
钟顺清;潘彤辉;王鹏;郑文武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9):271-273 ISSN:0517-661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2
关键词:
环境补偿;土壤污染;矿区;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
摘要:
矿区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威胁人体健康。以冷水江锡矿山为例,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制订经济补偿程序,在土壤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为了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对改变耕种方式进行经济补偿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同时又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期为矿区土壤科学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湘南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估——以永州市为例
作者:
王鹏;方默勤;田亚平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36(06):63-67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田亚平; 王鹏; 方默勤]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永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
摘要:
文章选择典型的湘南红壤丘陵区永州市为研究对象,以生态足迹为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永州市2008-201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实现对永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定量评估。研究表明,永州市近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远远超出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表现为负值并有持续偏负的趋势,生态压力指数偏高且持续上升,永州市的生态系统已超负荷运转。据此,永州市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力求降低生态足迹,改善生态环境。
语种:
中文
展开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 以湘南红壤丘陵区为例
项目作者:
王鹏
项目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
项目批准号:
41171076
资助经费:
45万
立项时间:
2012-01-01到2015-12-31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项目来源: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项目关键词: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项目摘要:
土地生态安全与管理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在目前我国的同类研究中,北方生态脆弱区研究较多,南方红壤丘陵生态脆弱区研究少。本项目根据南方红壤丘陵生态脆弱区的特点,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借助GIS技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湘南红壤丘陵区进行实证分析,系统研究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时空规律、驱动机制及其类型差异,分类制定出其区域性土地生态风险防范措施和生态安全调控对策。该项目在弥补南方红壤丘陵脆弱区系统性研究的不足、增添我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的实证积累、为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兼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结题摘要: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项目选择湘南红壤丘陵区为实证区域,在大量资料搜集、野外生态参数量测、实验室分析、遥感判读的基础上,并选取能反映该区域土地利用特点的指标(如水土流失率、退化土地治理率、坡耕地>25°百分比等),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等多种手段和评价模型,从动态评估的角度,系统研究南方红壤丘陵不同类型区(如旅游地、城镇化区域等)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和演化规律,探讨南方红壤丘陵区脆弱区的特殊性及其土地生态安全演化过程中的土地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如分析表明,区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虽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基本处于危险甚至恶劣状态,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不配套,等。此外,还开展了基于气候因素的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适应性研究,以及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如研究成果表明,脐橙模式是最理想的人工生态恢复模式,对改良土壤的效果是最好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封禁模式比其余其中人工生态恢复模式有更好的生态效益,但是缺乏经济效益,等。该项目在弥补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系统性研究的不足、增添我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的实证积累、为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监测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兼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衡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作者:
王鹏;况福民;邓育武;田亚平;易锋
期刊:
经济地理,2015年35(1):168-172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王鹏; 况福民; 邓育武; 田亚平; 易锋]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主成分分析;衡阳市
摘要:
以衡阳市为例,依据衡阳市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数据,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了8项代表性的评价因子,构建衡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是影响衡阳市生态安全状况的关键因素,常规的保护措施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同样具有明显作用,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师范生顶岗实习学校遴选初探
作者:
邓育武;邓小英;罗文;王鹏
期刊: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年(28):44-45 ISSN:1672-7894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耒阳市实验中学 湖南·衡阳 421800
关键词:
师范生;顶岗实习;实习基地;遴选
摘要:
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求契合的时代产物,符合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顶岗实习学校是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顶岗实习是否有效的前提和保证。为了做好实习基地学校的遴选与建设,本文分析了顶岗实习学校遴选的原则与要求,提出了顶岗实习学校的遴选的措施与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衡阳旅游胜地建设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作者:
刘天曌;刘沛林;向清成;王鹏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36(06):95-99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刘天曌; 刘沛林; 向清成] 衡阳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基地;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王鹏]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旅游胜地;建设途径;体制机制;衡阳市
摘要:
衡阳历史悠久、地理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湖湘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旅游胜地的战略构想.通过衡阳与著名旅游胜地的差距分析,以及衡阳打造旅游胜地的优势和制约瓶颈分析,提出衡阳打造旅游胜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市场开拓、推进旅游市场主体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宗教祈福、休闲疗养、度假养生、湖湘文化等旅游品牌形象,把衡阳建设成为富有诗意的风水名城、养生圣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语种:
中文
展开
亚热带稻作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时间演变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作者:
周松秀;蒋晴;刘兰芳;王鹏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36(06):57-62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蒋晴] 新晃县一中;[王鹏; 刘兰芳; 周松秀]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时间演变;脆弱性;衡阳盆地
摘要: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文章根据亚热带稻作区农业生态环境时间变化特点,从区域的资源条件、设施现状、区域环境响应、经济能力四方面构建脆弱性时间演变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衡阳盆地21世纪以来,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以轻度脆弱为主,呈明显下降趋势。脆弱性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即2000-2001年为脆弱性快速下降阶段,2002-2010为脆弱性波动下降阶段,2011-2012年为脆弱性稳定下降阶段。区域的经济能力是影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此研究能为研究区农业适应性调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区域经济发展中耕地变化与生态安全管理——以郴州市为例
作者:
王鹏;李惠通;田亚平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35(06):81-86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 421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田亚平; 王鹏; 李惠通]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耕地变化;生态安全管理;郴州市
摘要:
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对耕地这一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等模型计算其数量变化.运用相关性分析耕地面积与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数、城市化率等区域经济驱动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人口数高度正相关.针对郴州市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用、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与生态安全协调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等安全管理措施.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CVM的传统聚落景观低碳价值评估研究——以湖南上甘棠村为例
作者:
刘春腊;申秀英;唐承财;王鹏
期刊: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30(4):413-416,461 ISSN:1005-814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100024;[申秀英; 王鹏; 刘春腊] 衡阳师范学院;[唐承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传统聚落景观;低碳价值;上甘棠村
摘要:
传统聚落景观具有低碳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利用价值和其他潜在价值等.以湖南上甘棠村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和CVM方法对其传统聚落低碳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以2011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为总人口样本,结合问卷调查获得的支付意愿率,上甘棠村传统聚落景观低碳总价值为108.89亿元,其中低碳景观存在价值为37.89亿元、低碳景观遗产价值为27.98亿元、低碳景观利用价值为30.16亿元、其他潜在低碳价值为12.85亿元.
语种:
中文
展开
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壤生态效应
作者:
熊平生;王鹏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34(2):30-33 ISSN:1000-288X
作者机构:
[熊平生; 王鹏]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生态效应
摘要:
通过对研究样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效元素和微生物含量,对红壤丘陵区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地和封禁恢复地的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与对照裸地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人工恢复地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原始裸地和封禁地。人工恢复地的脐橙模式的土壤饱和持水量、有效水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次之。综合分析认为,脐橙模式对改良土壤的效果最佳,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而封禁模式对改良土壤的效果较好,但缺乏经济效益。
语种:
中文
展开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
作者: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王鹏
期刊:
地理科学,2014年34(11):1353-1360 ISSN:1000-0690
作者机构:
[李伯华; 刘沛林]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窦银娣; 王鹏]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自组织演化;生态群落演替
摘要:
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组织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3个方面总结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将旅游要素流的时空变换作为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的动力模型,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入侵、竞争、反应和调控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驱动力量和作用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居效应有差异。其中,入侵过程可看做是旅游要素流的空间集聚对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影响;竞争过程实质上是分化过程和共生过程的统一;反映过程是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与调整;调控过程是厘清乡村人居环境时空格局与旅游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南岳衡山为例
作者:
王鹏;况福民;邓育武;田亚平;陈春秀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54-60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 421002;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安全评价;南岳衡山
摘要:
在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区,运用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法,对南岳衡山2012年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具体计算及对2006—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南岳衡山旅游区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均超过了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生态恶化;主要原因是旅游对生态占用的增长过快,即游客规模的迅速增加、基础设施的扩建、消费模式的恶化等。据此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南岳衡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