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itage values of ancient vernacular residenc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Western Hunan, China: Spatial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作者:
Fu, Jing* ;Zhou, Jialu;Deng, Yunyuan
期刊: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1年188:107473 ISSN:0360-1323
通讯作者:
Fu, Jing
作者机构:
[Zhou, Jialu; Deng, Yunyuan; Fu, Jing] Hengyang Normal Univ, Cooperat Innovat Ctr Digitalizat Cultural Heritag, Hengyang 421002, Hunan, Peoples R China.;[Zhou, Jialu; Deng, Yunyuan; Fu, Jing] Hengyang Normal Univ, Natl Local Joint Engn Lab Digital Preservat & Inn, Hengyang 421002, Hunan, Peoples R China.;[Zhou, Jialu; Deng, Yunyuan; Fu, Jing] Hengyang Normal Univ, Coll City & Tourism, Hengyang 421002, Hunan,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Fu, Jing] H;Hengyang Normal Univ, Cooperat Innovat Ctr Digitalizat Cultural Heritag, Hengyang 421002, Hunan,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Integral preservation;Spatial patter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raditional village;Value grading;Vernacular architecture
摘要: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explores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nd the heritage value of a complex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in Western Hunan in China. The former indicates how well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are preserved, whilst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integration of use values, ecology principles and cultural featur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selected 7 traditional villages, the authors have built a spatial database of these villages on the strength of GIS, RS and GPS techniques, and employed an architectural evaluation method to grade the exterior quality of individual traditional residences, follow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nd the use of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score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thereby systematically unveiling how indicators influence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well-preserved and prime-quality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re quite rare. Average-quality individual traditional residences outnumber other quality levels in all selected traditional villages. These villages differ in the value of their traditional residences, which is susceptible to both natural and cultural factors. Architectural elements play a dominant role, and the change in architectural form serves a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questio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modern building.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rural residenc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the building material, which are crucial to the intact pass-down of their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s.
语种:
英文
展开
窑洞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及其变异
作者:
祁剑青;邓运员;郑文武;刘沛林
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年33(6):84-89 ISSN:1003-7578
作者机构:
[祁剑青; 邓运员; 郑文武; 刘沛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
关键词:
黄土高原;窑洞;景观基因;识别;变异
摘要: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运用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对窑洞建筑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基因的变异进行分析。遵循内在唯一性原则、外在唯一性原则、局部唯一性原则以及总体优势性原则,将窑洞的景观基因要素分解为立面形态基因、平面布局基因、建筑材料基因、局部装饰基因等四个方面。拱形窑脸是窑洞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因而主体基因为立面形态基因,其余皆为附属基因。在"向心+围合"的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的大背景下,窑洞的平面布局基因随地形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变异。为适应不同区域的黄土土质与气候环境,立面形态基因发生了变异。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窑洞由靠崖窑衍生出了地坑窑、锢窑等形态,建筑材料由原先的生土扩大为土坯、砖、石,在一定程度上对窑洞形态的变异产生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居民感知视角下的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
作者:
邹君;段维维;邓运员;刘沛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年40(1):145-152 ISSN:1000-0275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人居环境学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 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刘沛林; 邓运员; 段维维; 邹君]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农村生活水资源;供水系统;用水系统;护水系统;居民感知;脆弱性;定量评价
摘要:
从居民感知视角出发研究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问题是不同于传统水资源脆弱性研究的一种新思路。结合传统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和感知理论,提出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感知脆弱性的概念,构建基于居民感知的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5大地理单元、22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的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感知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感知脆弱性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脆弱性不明显;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感知脆弱性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分异性,湘中和湘西地区脆弱性最为显著,湘南和湘北两区脆弱性最不明显;用水系统和护水系统是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贡献因素。5大地理区的脆弱性致脆因素差异明显,湘西地区以供水系统和护水系统的脆弱性较为明显;湘中地区的用水系统和供水系统相对最为脆弱;湘北、湘南和湘东地区三大系统发展比较均衡,均表现为低脆弱。
语种:
中文
展开
苗族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地学视角的解析
作者:
祁剑青;邓运员;贺建丹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9(06):13-17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南岳学院,湖南 衡阳,421008;[祁剑青; 邓运员] 衡阳师范学院;[贺建丹]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关键词:
文化地理;景观基因;苗族;传统聚落;地学视角
摘要:
基于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提炼出苗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传统民居以吊脚楼最具代表性,细部装饰集中在入口、退堂、门窗、栏板、吊柱、檐口及屋脊等处;聚落的布局形态有山顶型、山腰型和河岸型等三种类型;主体性公共建筑有寨门、岩菩萨、保寨树、保爷桥、芦笙场、铜鼓坪、鼓房、船廊等;苗族巫教文化特色显著.苗族传统聚落景观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传统民居适应了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有极强的适应山地地形的能力;苗族聚族而居,聚落具有向心性;苗族传统聚落的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吉祥观都紧密相连;苗族在迁徙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多元建筑文化景观的特点.
语种:
中文
展开
衡阳市城市社区碳排放特征与减排策略研究
作者:
何清华;张娟;申秀英;邓运员;郑文武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9(06):81-85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申秀英; 张娟; 郑文武; 邓运员; 何清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城市社区;碳排放特征;碳减排策略;衡阳
摘要:
城市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承载物之一,也是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该文以衡阳城区的3个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居民的出行活动,从交通出行、家庭能耗、垃圾消耗3个方面计算城市社区的碳排放量,且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衡阳市城市社区的减排措施,以期为衡阳市的低碳化建设提供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Network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based on Sina Travel Blogs:A Case Study of Hunan Province
作者:
HE Qinghua;XU Na;YE Jiayi;DENG Yunyuan;LIU Peilin
期刊:
景观研究:英文版 ,2018年10(5):47-49 ISSN:1943-989X
作者机构:
[YE Jiayi; DENG Yunyuan; XU Na; LIU Peilin; HE Qinghua]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TRADITIONAL;VILLAGES;NETWORK;ATTENTION;Development;strategies;SINA;TRAVEL;blog
摘要: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carriers of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s well as China’s non-renewable cultural resources and valuable tourism resources.With Sina travel blogs as the data platform,taking the number of page views as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network attention,the dynamics of network attention to the 91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Hunan Province that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first three batch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List wer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of time and space.Based on this,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ouris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economy in Hunan Province.
语种:
中文
展开
响应式Web技术的传统村镇虚拟旅游平台设计与实现
作者:
颜金彪;邓运员;刘媛;郑文武;尹超;...
期刊:
城市勘测 ,2017年(3):31-34 ISSN:1672-8262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421002;[尹超; 颜金彪; 郑文武; 邓运员; 刘媛; 何清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响应式设计;传统村镇;虚拟旅游;点云聚类
摘要:
中国保存数量众多、资源价值较高的传统村镇。针对其空间和属性信息查询困难、旅游服务信息匮乏的问题,本文应用响应式网页设计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了中国传统村镇虚拟旅游Web GIS平台,通过一套代码实现多类硬件设备环境的自适应响应调整。系统不仅提供基于传统村镇位置的图文、视频、美食、酒店、停车场、银行及导航等生活信息服务,而且提供传统村镇的全景照片与三维在线虚拟游览服务,对中国传统村镇文化的传播、共享、挖掘具有积极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新浪旅游博客的中国传统村落网络关注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作者:
何清华;许娜;叶佳意;邓运员;刘沛林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8(06):6-9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刘沛林; 许娜; 邓运员; 叶佳意; 何清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网络关注度;发展对策;新浪旅游博客
摘要:
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极具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本文以湖南省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前三批的91个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新浪旅游博客为数据平台,选取传统村落网络游记数量作为网络关注度的评价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村落网络关注度的变化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湖南旅游经济的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以大湘西地区为例
作者:
曹帅强;贺建丹;邓运员
期刊:
经济地理 ,2017年37(5):191-198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91;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2;[曹帅强]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91;[贺建丹]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关键词: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图谱;中国南方;大湘西
摘要:
根据景观基因及其图谱理论,选取我国南方典型山丘区、多民族大聚居地,系统收集传统聚落的数据资料,并结合适量野外补充调查,建立可表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概念与构成。借助ArcGIS软件平台,构建了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及其数据库,并对其图谱数据进行了管理与表达。在此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从民族基因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区的民族性传统聚落隐含了多次迁徙后的历史传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内涵,它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拥有聚落空间本身应具有的景观特征和所存在的地理环境之外,还往往与周围其他聚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和信息联系;②通过建立景观基因符号特征,对于区域分异的划分有着重要参考作用;③在区域尺度上,将文化基因与自然环境结合,揭示这些基因符号的格局特征,有助于分析其地域差异及其原因,这使得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建筑学的分析有了区别;④研究工作解决了如何依托已有GIS平台构建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并分析其特征的实践问题,这对今后全面开展区域尺度的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构建与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旅游小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首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例
作者:
杨立国;刘沛林;李强;邓运员;李伯华
期刊:
经济地理 ,2017年37(7):191-197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杨立国; 刘沛林; 李强; 邓运员; 李伯华]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关键词:
旅游小镇;成熟度;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城镇化;全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
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城镇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形成、旅游要素配套、旅游管理保障、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社区参与和旅游创意利用八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小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小镇成熟度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以首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发展状态整体处于近成熟早期,且12个旅游小镇发展状态差异明显;②八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也有较大差异,旅游社区参与度和旅游环境保护度发展较好,而旅游创新利用低;③33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资源价值挖掘和社区居民参与度已趋于成熟,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特色文化项目开发、内部交通配套特色度等7项指标则处于发展中期;④案例研究初步证明了构建的旅游小镇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计算函数的可行性,能够较好描述旅游小镇发展状态。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种建筑物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
发明/设计人:
刘媛;邓运员;郑文武;尹超;颜金彪
申请/专利权人:
衡阳师范学院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24504.4
申请时间:
2016-9-14
公开号:
CN106340066A
公开时间:
2017-01-18
主申请人地址: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所述建筑物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物的规则二维底面,并参数化其正面朝向;垂直向上拉伸底面,形成立方体模型;根据底面的正面朝向将立方体模型拆分出顶面、左右两平面、正面与背面;对顶面执行屋顶建模规则;对左右两平面执行山墙建模规则;对正面与背面执行屋脸建模规则。本发明能够提供古建筑建模模块,并进一步构建古建筑民居。
展开
数字化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新途径
作者:
刘沛林;邓运员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54(6):104-110 ISSN:1000-5919
作者机构:
[刘沛林; 邓运员]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数字化;历史文化村镇;3D技术;虚拟现实;数字遗产
摘要:
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而且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更快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数量多,类型丰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就是要综合利用测绘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物理和化学等技术手段获取文化遗产的现状数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记录、监测、修复、重建和再创,实现数字存档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其空间形态和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
胡最;刘沛林;郑文武;邓运员;邓美容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03):140-142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胡最; 邓美容; 郑文武]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专业;任务驱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摘要:
以衡阳师范学院GIS专业为例,总结了"任务驱动"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今后改进专业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景观基因视角的陕南传统民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作者:
祁剑青;刘沛林;邓运员;郑文武
期刊:
经济地理 ,2017年37(3):201-209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2;衡阳师范学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8;[祁剑青]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2;[刘沛林; 邓运员; 郑文武] 衡阳师范学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8
关键词:
景观基因;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自然环境;适应性;陕南
摘要:
选取陕南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借鉴景观基因理论,探讨传统民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在结合相关地方史志文献与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取结构提取法,从屋顶造型、山墙造型、屋脸形式、平面结构、局部装饰、建筑用材等六方面提取了陕南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及植被状况等方面。民居的分布与地形条件关系密切,平地区多呈团块状分布,山地、丘陵地带多呈散点式分布;其平面布局亦与地形有很大关系,平地区多合院,山地、丘陵地带多“一”字形、“L”形以及“U”形,庭院开敞;屋顶、院落形态皆对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反映,陕南为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屋顶以悬山顶为主,且出檐深远;开敞式庭院有利于通风,天井可形成烟囱效应,将院内的湿热气迅速排出;土木瓦房、石板房、竹木房等很好地体现了就地取材这一基本通则。陕南传统民居的屋顶、山墙、平面形态、立面形态在传承中原民居的景观基因的基础上,为适应自然环境产生了景观变异。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GIS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与表达——以湖南省为例
作者:
曹帅强;贺建丹;邓运员
期刊: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6年28(4):8-14 ISSN:1001-7852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邓运员] 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曹帅强; 贺建丹] 云南大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数字化;湖南省
摘要:
湖南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为丰富与完整的重要省区。结合前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定性研究,以湖南省20项典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GIS技术内涵、技术流程和技术编码,建立了其景观基因的GIS识别与数字表达技术。在此基础上,运用Arc GIS软件平台,通过属性编码识别与空间编码表达了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已有成熟的GIS技术平台,可有效可视化与分析出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方面、尺度与角度等的景观基因信息的空间分布、属性及其表达的特征;(2)无论从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总体分布还是单项分布的角度,都能显示有着明显的湘西、湘东北、湘东、湘中南等地域分异。
语种:
中文
展开
环境教育类公益网站的有效性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何清华;李瑞;邓运员;申秀英;郑文武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7(06):93-96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南岳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 衡阳,421002;[申秀英; 郑文武; 邓运员; 何清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环境教育网站;有效性评价;环境教育探索网
摘要:
随着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呈指数增长,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不均衡状态愈加严重。环境教育类网站作为重要的公益展示平台,其网站建设的有效性对于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环境教育探索网和海南省环境教育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网站内容有效性、操作设计有效性和连通成本有效性3方面的内容来客观评价网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教育探索网和海南省环境教育网的有效性都有待提高,网站操作设计有效性更是急需改善的内容,网站定期维护则是提升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种交通道路变更情况统计方法
发明/设计人:
刘媛;郭永礼;邓运员;郑文武;胡最
申请/专利权人:
衡阳师范学院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99077.8
申请时间:
2016-2-23
公开号:
CN105679027A
公开时间:
2016-06-15
主申请人地址:
421002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道路变更情况统计方法包括:获取变更前与变更后的交通道路位置表;将两个位置表转化为能够进行更新检查的形式;对两个位置表进行更新检查;输出更新检查结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有向线段表示道路、点表示位置并在两个位置表中对点或有向线段进行编码与检查变更情况的技术方案,能够详细的输出交通道路的变更情况,能够完整指明变更点信息、明确位置表编码所对应的方向、变更详细说明以及关联的路链配套信息等内容。
展开
一种新型高安全的轻量级SFN分组密码实现方法
发明/设计人:
李浪;刘波涛;邹祎;刘沛林;邓运员;...
申请/专利权人:
衡阳师范学院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66022.6
申请时间:
2016-6-24
公开号:
CN105959107A
公开时间:
2016-09-21
主申请人地址:
421002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安全的轻量级SFN分组密码实现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密码模式,该模式下,包含两种分组密码典型的结构:SP网络结构与Feistel网络结构;通过原始密钥的最后32位作为控制信号,控制选择算法两种结构中一种结构进行加/解密,同时另一种结构进行密钥扩展。算法内实现一个密码结构既可以用于加/解密运算又可以用于密钥扩展运算,有2<sup>32</sup>不同运算方式。相比固定密码结构进行加/解密与密钥扩展迭代运算,对于一些攻击方法而言,可以提高2<sup>32</sup>的防御难度系数,满足不同用户多层次的安全性需求。SFN具有灵活性高,扩展性好,高安全性以及低资源优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
紫鹊界稻作梯田的传统文化特征研究
作者:
胡最;刘沛林;邓运员;郑文武
期刊: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年32(12):1466-1470+1512+1538 ISSN:1005-8141
作者机构:
[胡最; 刘沛林; 郑文武; 邓运员]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紫鹊界;稻作梯田;传统民俗;特征
摘要:
紫鹊界梯田有着悠久的垦殖历史,是苗、瑶、侗、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稻作梯田景观,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以特色饮食、传统习俗和其他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分析了紫鹊界梯田传统文化的地理特征。通过分析相应的发展演变、物质载体、文化信仰和与生产活动的关联性等特征,总结了各个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了相应的关系图谱。结果表明,湿润的气候、良好的自然保水条件、较突出的人地矛盾、稻作生产与山地渔猎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是共同驱动紫鹊界梯田景观发展演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对深入挖掘和保护紫鹊界梯田景观的传统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湘西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定量评价与区划
作者:
郑文武;邓运员;罗亮;刘沛林;刘晓燕
期刊:
人文地理 ,2016年31(2):55-60 ISSN:1003-2398
作者机构:
[郑文武; 邓运员; 罗亮; 刘沛林; 刘晓燕]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文化景观;聚类分析;文化区划;湘西
摘要:
要:以湘西29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或传统村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特征,构建了物质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相似性的指标体系,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制定了指标数据量化策略,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相似性聚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分区。结果显示,北部为土家族聚落景观区,中部和西南部为苗族聚落景观区,多民族混合型聚落景观区在研究区中西部、中部和东南部呈条带状分布;土家族文化景观区的标志特征为吊脚楼;苗族文化景观区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建筑以干栏建筑为主,其非物质文化景观以鼓舞和柳巾舞为典型特征;混合景观区主要表现为汉族传统文化特征。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