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概念框架探讨
作者:
胡最;闵庆文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年23(09):1632-1645 ISSN:1560-8999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01;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衡阳421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wdkj&>中国科学院大学;[胡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wdkj&>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慧农业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主体内容;关键技术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过相应的数字化保护探索还相对缺乏。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内涵、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等开展探讨:(1)数字化可以丰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促进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2)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主体内容包括粮食与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地方和传统知识体系、文化与信仰和社会组织、景观与美学特征;(3)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包括多粒度时空数据对象分析与处理、云计算与服务、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对建设目标、标准以及示范性应用等的研究,同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明确其地位与功能。
语种:
中文
展开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地理信息特征及其理解
作者:
胡最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年22(5):1083-1094 ISSN:1560-8999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衡阳, 421001
关键词: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地理信息特征;理解;符号化;数据挖掘;谱系分析;空间格局制图
摘要:
传统聚落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针对现有研究缺乏探讨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简称景观基因)蕴藏的地理信息特征及理解方法,论文从以下方面开展了深入分析:①地理信息包含了语义描述、几何形态、属性特征、维度、时空框架、尺度、要素相互关系(空间关联)、演化过程(存在状态)等属性;②景观基因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是认识传统聚落特征的分析方法,也是文化符号的集合;③景观基因包含了空间定位、载体特征、历史与文化特征等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前述分析结果,论文从符号化、数据挖掘、谱系分析与空间格局制图等途径系统地探讨了景观基因地理信息特征的理解方法。论文认为:在地理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服务日益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GIS原理探讨景观基因的地理信息特征对于延伸地理信息科学的内涵,深化传统聚落的地学认识,促进人文GIS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后应该继续加强相关方法探索。
语种:
中文
展开
面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GIS专业人才协同创新培养
作者:
胡最
期刊:
地理信息世界,2020年27(01):133-138 ISSN:1672-158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关键词:
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GIS专业;文化遗产数字化;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摘要:
结合GIS专业人才的特征和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以衡阳师范学院GIS专业为案例,详细地探讨了地方高校GIS专业面向文化遗产数字化这一特定应用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和学科集群汇聚的资源,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实践表明,结合学科建设与国家重要战略需求,构建GIS专业的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新模式有利于形成地方高校GIS专业办学特色,相关经验可以为地方高校的同类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方高校GIS专业程序设计技能培养
作者:
胡最
期刊:
地理空间信息,2020年18(12):58-62 ISSN:1672-462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Department of Z-GIS, University of Salzburg, Salzburg 5020
关键词:
GIS专业;程序设计技能;特征;途径;经验
摘要:
根据GIS程序设计的特点以及对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思维能力等的基本要求,详细地探讨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提出了地方高校GIS专业提升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程序设计技能的有效途径,研究工作可以为地方高校GIS专业办学转型提供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多因素约束的城市空间扩张元胞自动机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
胡最;王慧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年22(3):616-627 ISSN:1560-8999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衡阳421002;萨尔茨堡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奥地利萨尔茨堡5020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化;约束因素;元胞自动机;模拟;特征;精度;衡阳主城区
摘要:
城市空间扩张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进程,伴随着人口、政策和城市要素向外推进等现象,是评判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是可以模拟事物发展演化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有效揭示城市空间扩张过程的特征和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Geo-CA的内涵与特征,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考虑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多因素制约的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元胞自动机模拟模型(Multi-factors Constrained Expanding Simulation CA, MCES-CA)。结合多期LANDSET影像、DEM和规划数据等数据源,论文构建并实现了MCES-CA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经检验,MCES-CA的模拟精度总体达89.24%。模拟结果显示衡阳主城区的空间扩张具有多方向、多阶段的特征,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制约。本文研究表明,MCES-CA是一种简洁、易实现且高效的城市空间扩张模拟工具,今后应该结合人工智能方法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
语种:
中文
展开
衡阳市主城区空间扩张数据集(2001-2017)
作者:
胡最;王慧;赵莎
期刊: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0年(03):265-271+265-271 ISSN:2096-3645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衡阳421002
关键词:
城市化;元胞自动机;模拟;衡阳主城区
摘要: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作者以2001-2017年覆盖衡阳市的多个时期LANDSET ETM+影像、SRTM 30-m的DEM数据和城市规划数据等为数据源,通过ArcGIS软件构建了多因素制约的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元胞自动机模拟模型(Multi-factorsConstrained Expanding Simulation CA,MCES-CA);并以2001年由LANDSAT ETM+影像解译的衡阳市主城区空间分布数据为基准,运用MCES-CA模拟了2002-2017年衡阳市主城区的扩张,得到衡阳市主城区城市扩张数据集(2001-2017)。结果表明,MCES-CA的模拟精度总体达89.24%。衡阳主城区的空间扩张具有多方向、多阶段的特征,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发展规划等因素制约。该数据集包括:(1)2001年衡阳市主城区空间分布数据;(2)2002-2017年衡阳主城区模拟扩张数据;(3)MCES-CA工具箱。该数据集存储为.gdb和.tax格式,由470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2 MB(压缩为1个文件,177 KB)。
语种:
中文
展开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的特征及其识别
作者:
胡慧;胡最;王帆;易臻照
期刊:
经济地理,2019年39(8):216-223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胡慧; 王帆]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胡最; 易臻照]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识别;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保护
摘要:
"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传承"等社会经济战略给传统聚落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使得其景观特征识别、价值特征挖掘与保护等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景观基因信息链可以理解为传统聚落空间中的不同景观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种稳定的线状空间结构,文章从功能属性、形态结构、要素分布和等级地位等方面分析了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分类、特征和意义。其次,结合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识别方法、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句法等方法构建了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量识别方法。最后,文章以湖南省衡山县萱洲古镇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表明:萱洲古镇的景观基因信息链在功能属性上属于典型的传统商贸型,在形态结构上属于条状型结构,过江码头巷—下河街是萱洲古镇主要的景观信息廊道,整体格局受到地形、河流、宗教思想及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书介绍:《家园的记忆与表达——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最
期刊:
热带地理,2019年39(2):318 ISSN:1001-522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关键词:
传统聚落;新书介绍;景观;图谱;记忆;家园;社会发展;民俗风情
摘要:
中国至今依然拥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古镇和古城(本书称之为"传统聚落").这些传统聚落传承了丰富的古代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聚落正以其独特的古风古貌、文物遗存和民俗风情等吸引着众人的关注.上至政界学界,下至普通百姓,都期望对珍藏在民间的"国宝"(即古村落和古镇)加强保护与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聚落以其承载的传统建筑风貌、技艺和民俗等成为乡土文化与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是最显著的"乡愁"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很多古风古貌特征突出且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聚落在旅游、教育、传统工艺和传统手工产品等方面日益彰显着突出的经济价值.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众多学者纷纷从建筑技术、生态环境、数字化保护和动态监测等视角开展深入研究,力图从传统聚落中追溯和挖掘出更多的知识或有益经验等,从而为现今的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深入开展传统聚落景观的相关研究工作都大有裨益.
语种:
中文
展开
土地利用转移次数与地类的时空变化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
作者:
任红鸽;全斌;陈洁;刘沛林;王鹏;...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2018年38(1):182-186 ISSN:1000-288X
作者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211100;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0;[任红鸽]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211100;[全斌]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211100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0;[陈洁; 刘沛林; 王鹏; 胡最]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0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次数;转移地类;长沙市
摘要:
[目的]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模式和变化过程,充分利用多期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来探究特征规律。[方法]以长沙市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IDRISI软件操作平台量化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次数和转移地类的时空变化。[结果]①随着转移次数和地类数的增多,对应变化的像元数在减少, 2个地类变化1次的新增变化比较突出。②主要表现为城市扩张占用外围耕地和林地明显,面积分别为202.86,169.96 km~2,而在乡村地区通过建设用地转为耕地来补给耕地,面积分别为48.27, 12.04 km~2。 ③其他城镇和长沙市中心城区变化模式相似但辐射能力较弱。[结论]长沙市的城市扩张加速进行,土地整治等能补给少量的耕地和林地,但城市扩张占用外围耕地和林地仍是当地土地利用中主要的变化方式,且当地的土地利用模式和规模遵循一定的城市等级位序。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识别探索——以紫鹊界、上堡和联合梯田系统为例
作者:
胡最;闵庆文;刘沛林
期刊:
经济地理,2018年38(2):180-187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胡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胡最; 刘沛林] 传统村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湖南衡阳421002;[胡最; 刘沛林]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中国湖南衡阳4210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文化景观基因;稻作梯田系统;紫鹊界梯田;上堡梯田;联合梯田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了合理的农业景观和生产系统,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识别其文化景观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尚缺乏有效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识别方法,文章借鉴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概念,以中国南方的紫鹊界梯田、上堡梯田和联合梯田为案例,探索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识别范畴、依据、指标和方法等理论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前述案例的主体基因特征、附着基因特征和相似性基因特征。研究表明,引入文化景观基因分析方法,有望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分析方法体系,理解不同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独特文化景观特征,为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保护等提供方法支持。
语种:
中文
展开
长沙市1990~2010年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预测
作者:
任红鸽;全斌;王道平;王鹏;胡最
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2017年29(10):93-99 ISSN:1001-8581
作者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0;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 421000;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0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CA-Markov预测;长沙市
摘要:
以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年长沙市5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出了1990-2010年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各地类实际面积的转移矩阵以及2010-2030年每10年间隔的各地类预测面积的转移矩阵,分析了长沙市1990-2010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并对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土地利用/覆被转移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1990-2010年建设用地保持持续高速增加,而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则逐年下降,并且绝大部分转化为建设用地;(2)在2010-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将会保持大致为6658.7 hm2/年的增速继续增加,增速大约为2000-2010年的两倍,此期间的主要变化表现为林地面积的减少;(3)到2020年左右,长沙市各个地类的土地利用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4)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社会因素为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快速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图符号的语义模板及应用分析
作者:
胡最;闫浩文
作者机构:
[胡最; 闫浩文]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胡最; 闫浩文]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软件工程学院
会议名称:
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
会议时间:
2010-05-10
会议地点:
中国吉林长春
关键词:
地图符号;显示模式;语义机制;语义模板;验证
摘要:
分析当前地图符号研究现状,并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应该注重研究地图符号的显示模式和显示质量;在探讨地图符号的语义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地图符号的语义模型和模板技术的思想,提出构建地图符号的语义模板来解决地图符号在各种显示环境要求下符号的显示质量问题;分析地图符号的语义模板的组成与机制,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验证。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
胡最;刘沛林;郑文武;邓运员;邓美容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140-142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关键词:
专业;任务驱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摘要:
以衡阳师范学院GIS专业为例,总结了"任务驱动"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今后改进专业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时空格局演化及类型划分
作者:
方叶林;黄震方;胡最;李经龙;刘法建
期刊:
经济地理,2016年36(3):179-185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方叶林; 李经龙; 刘法建] 安徽大学.商学院;[黄震方]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胡最]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时空格局;偏离—份额分析;中国
摘要:
以大陆31个地区2000—2012年入境旅游产业发展数据为例,综合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揭示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进一步对各产业部门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2000—2012年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均获得一定程度发展,长途交通、购物、住宿部门在入境旅游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入境旅游产业集中指数及专业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带特征。结构性因素与竞争性因素对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地带效应,结构因素对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贡献较大,对中部地区的贡献较小,2000—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现象明显。根据动态SSM分析结果,可将入境旅游各产业划分为4种类型,交通、游览、购物总体上属于结构驱动型产业,住宿、餐饮、邮电通信属于竞争力驱动型产业。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种交通道路变更情况统计方法
发明/设计人:
刘媛;郭永礼;邓运员;郑文武;胡最
申请/专利权人:
衡阳师范学院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99077.8
申请时间:
2016-2-23
公开号:
CN105679027A
公开时间:
2016-06-15
主申请人地址:
421002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道路变更情况统计方法包括:获取变更前与变更后的交通道路位置表;将两个位置表转化为能够进行更新检查的形式;对两个位置表进行更新检查;输出更新检查结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有向线段表示道路、点表示位置并在两个位置表中对点或有向线段进行编码与检查变更情况的技术方案,能够详细的输出交通道路的变更情况,能够完整指明变更点信息、明确位置表编码所对应的方向、变更详细说明以及关联的路链配套信息等内容。
展开
浙江金华琐园村的文化景观基因识别研究
作者:
胡最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37(06):1-6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关键词: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文化基因;古村保护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聚落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在传统聚落的相关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的琐园村为例,结合前述理论探索单一村落尺度的景观基因识别。通过分析文化景观基因的内涵与识别方法,本文构建了琐园村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并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的相关研究资料开展了文化景观基因的识别。结果表明,琐园村的"锁"形村落布局特征是该村的主体文化基因。这是因为该村周边的自然地貌构成了风水理论中的"七星拱月"的格局,故该村的先民将村落规划成"锁"的形状。相应地,现存于村落中的各式厅堂、牌坊、严氏宗祠、建筑装饰等是琐园村的附着文化基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琐园村深入保护村落的文化景观特征并合理地开展相关旅游活动提供积极的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紫鹊界稻作梯田的传统文化特征研究
作者:
胡最;刘沛林;邓运员;郑文武
期刊: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32(12):1466-1470+1512+1538 ISSN:1005-8141
作者机构: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衡阳421001;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衡阳,421001
关键词:
紫鹊界;稻作梯田;传统民俗;特征
摘要:
紫鹊界梯田有着悠久的垦殖历史,是苗、瑶、侗、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稻作梯田景观,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以特色饮食、传统习俗和其他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分析了紫鹊界梯田传统文化的地理特征。通过分析相应的发展演变、物质载体、文化信仰和与生产活动的关联性等特征,总结了各个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了相应的关系图谱。结果表明,湿润的气候、良好的自然保水条件、较突出的人地矛盾、稻作生产与山地渔猎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是共同驱动紫鹊界梯田景观发展演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对深入挖掘和保护紫鹊界梯田景观的传统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侧面地貌景观量化指标构建探索
作者:
胡最
期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年32(6):75-80 ISSN:1672-0504
作者机构:
[胡最]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关键词:
侧面地貌景观;量化方法;示例;应用
摘要:
侧面地貌景观是现有基于水平正射视角的地貌学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主要从与水平相垂直的侧面观察视角分析地貌景观在垂直空间中的格局特征与分异规律,深化人们对地貌景观的科学认知。现今,侧面地貌景观研究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还没有构建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因此,该文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侧面地貌景观量化的基本思路、原则及其数学意义;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分析结果,详述了径流节点特征信息、地貌垂直形态特征、流域能量密度3个定量指标的构建方法。研究成果对于促进侧面地貌景观探索的深入和实践应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对耒阳“江头贡茶文化园”的规划探索
作者:
罗一墩;肖洒;胡最;郑文武;尹影
期刊:
经济地理,2016年36(8):202-208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罗一墩; 肖洒]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胡最; 郑文武] 衡阳师范学院.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尹影] 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
茶文化;耒阳江头贡茶;文化景观基因;价值特征挖掘;规划设计
摘要:
针对当前茶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中缺乏系统的文化特征挖掘理论和方法支持的现状,以耒阳江头贡茶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首先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深入阐述了江头贡茶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江头贡茶文化的景观基因。其次,根据提取的江头贡茶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江头贡茶文化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并详述了其规划思想、设计原则和主体特征。文章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传统茶文化价值特征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村民主体分析与对策
作者:
田亚平;刘沛林;郑文武;何清华;李伯华;...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37(06):7-12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摘要:
紫鹊界梯田区的农业文化保护的系统要素包括其体现人地协同进化的传统可持续农耕思想与农耕技术、农耕习俗与农业制度以及传统民居与聚落系统。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当地村民对紫鹊界梯田遗产的物质性文化认知程度较高,对非物质性文化认知程度较低;传承度年龄差异明显,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影响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是年轻人大量外出与现代农业的冲击;村民的保护主体态度积极,影响农户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宣传与政策。建议强化梯田区社区化管理、建立村民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惠益共享和产业反哺机制、编制文化手册、开办文化传习班等,以提高村民对传统农业文化保护传承自觉性与参与度。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