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霸兼用思想及其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
作者:
凌云志;魏凯彤;黄澍榕
期刊:
长江丛刊,2020年(11):164-165 ISSN:2095-748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荀子;王霸兼用思想;国际政治研究
摘要:
荀子的王霸兼用思想是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在"性恶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礼和法来治理国家。荀子王霸兼用思想是对儒家"仁政""德治"和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王霸兼用思想对新时期的国家实力观思想和中国外交均有较强的现实启示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挣扎及其融合——对4省9位乡村教师的访谈研究
作者:
凌云志;邬志辉
期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39(7):33-37 ISSN:1004-633X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2;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4;[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乡村教师;身份挣扎;身份融合
摘要:
通过对4省9位乡村教师的半结构化访谈,利用NVIVO11.0(plus)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教师处于悬浮的"第三者"身份和"双重污名化危险"等较为严重的身份挣扎状况。工作压力、角色模糊、社会认可和专业发展是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融合困境的主要因素。要使乡村教师摆脱身份挣扎及其融合的困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采取以下对策:完善乡村学校编制标准,降低乡村教师工作负荷;落实乡村学校教师待遇,保障乡村教师生活融入;倡导"新中师"回归,完善师资本土培养机制;加强专业共同体建设,护航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省域师德培训的体系设计与推进策略
作者:
黄佑生;凌云志
期刊:
中小学德育,2019年(09):60-63 ISSN:2095-1183
作者机构:
1.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管理科;2.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3. 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省域;师德培训;体系设计;推进策略
摘要:
湖南省近年来推进区域师德体系培训,以全员性、常态化、长效化为思路进行体系设计,通过有效的推进策略,以使用为导向高标准培养省级师德培训者团队,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实施师德养成教育示范项目县建设,以融入教育为落点推进师德校本研修,开创了新时代省域师德培训的新局面。
语种:
中文
展开
荀子王霸兼用思想的内涵与现代启示
作者:
凌云志;魏凯彤
期刊:
时代人物,2019年(14):140-141 ISSN:1674-0645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现代启示;王霸;荀子;价值观;儒家;兼用;先秦时期
摘要: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其在政治上的主张集中体现为王霸兼用和反对谋权等。这种思想观点融合了儒家的价值观和务实的政治态度,对于当今社会依然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教师培训中的学员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国培计划2019”乡村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项目为例
作者:
熊周蓉;凌云志
期刊:
教师,2019年(25):127-128 ISSN:1674-120X
作者机构:
[熊周蓉] 湖南省汨罗市成人教育中心;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教师培训;学员课程;设计;实施
摘要:
好的培训课程应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理念,通过链接建立、活动引导、课程共建、榜样示范和机制激励等路径,挖掘和开发学员课程,激发学习者潜能,助推培训成果生成,增强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教师培训实效。
语种:
中文
展开
荀子王霸兼用的国家实力观及其基本内涵
作者:
凌云志;黄澍榕
期刊:
教育现代化,2019年(99):263-264 ISSN:2095-8420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荀子;王霸兼用;国家实力观;中国外交
摘要:
荀子的王霸兼用思想,以"隆礼"与"重法"为理论核心,对于理解新时期的国家实力观及其基本内涵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来源。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三重维度
作者:
王敏;凌云志
期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19(01):57-61 ISSN:1674-831X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湖南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2;[凌云志; 王敏]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一体化;三重维度
摘要:
教师教育一体化既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课题.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为主业的地方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高师院校如何发挥优势,将教师教育一体化予以实践推进,必须首先厘清三个重要问题:教师教育一体化何以可能?教师教育一体化何以体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何以推进?即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一体化要从目标、课程与师资三个维度来理解.
语种:
中文
展开
信息技术培训课程“BYOD+”培训模式的建构——基于“国培计划”H省骨干教师项目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曾涛;凌云志
期刊:
教师教育研究,2018年30(2):59-63 ISSN:1672-5905
作者机构:
[曾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培训模式
摘要:
基于"国培计划"H省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建构并完善了"BYOD+"培训模式。模式遵循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式,以教师自带移动终端设备为主,通过便捷的线上云资源平台和必要的软件支持,解决教师的在场体验问题,并依托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带动学习者体验后的反思和新的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和生成。
语种:
中文
展开
行动学习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送教下乡培训的实践探索
作者:
凌云志;邬志辉;黄佑生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8):78-82,86 ISSN:1009-718X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衡阳师范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学;[邬志辉; 凌云志] 东北师范大学;[黄佑生]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关键词:
行动学习;乡村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模式;送教下乡
摘要:
教师培训是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的乡村教师培训实践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无序、低效现象:培训内容、目标偏离教师实际需求;培训方式、方法多“输送”与“传递”,少“建构”与“生成”;培训者队伍重外在资源引入,忽视本土力量和资源建设;培训更多关注教师个人成长,难以撬动组织变革.基于行动学习在湖南省45个项目县送教下乡培训中的实践,总结、提炼乡村教师培训中行动学习应用的流程模式,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师德建设呼唤“人”的回归
作者:
凌云志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3):15-18 ISSN:1009-718X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师德建设;中小学教师;回归;职业道德行为;教师队伍建设;道德标准;政策层面;师德教育
摘要: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显示了国家对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视,从政策层面突出了师德建设在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师德教育中,常常出现两个极端:其一是将过高的道德标准当作所有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让大部分教师因为过高的标准而力不从心;其二是把极少数师德败坏的标签硬贴到整个教师群体身上,让很多兢兢业业的普通教师倍觉寒心和委屈。
语种:
中文
展开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设定与路径选择
作者:
凌云志;何梦婷
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2015年(01):59-60 ISSN:1672-86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湖南衡阳,421008;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湖南衡阳,421008;[何梦婷; 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目标设定;路径选择
摘要:
顶岗实习模式是高等师范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创新机制,它实现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通过科学遴选、加强指导和完善建设等多个途径,在师范院校与地方教育局的通力合作下,发挥地方优质中小学的积极性,设定合适的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建立一批顶岗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顶岗实习工作,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完善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推进地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大学生回乡支教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何梦婷;朱海华;凌云志
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2015年(03):63-65 ISSN:1672-86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湖南衡阳,421008;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610207;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湖南衡阳,421008;[何梦婷; 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朱海华] 四川大学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回乡支教;问题;对策
摘要:
回乡支教是指农村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到家乡进行短期支教活动。这种回乡支教模式组织成本低,社会认可程度高,教学效果好,是对社会支教组织形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但由于目前大学生支教还处于兴起阶段,回乡支教不可避免的存在支教行为短期化、支教理念不清晰、教学内容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但要加强企划能力寻求多方支持,而且要加强支教队伍建设,明晰支教理念,着力构建短期支教长效化机制。
语种:
中文
展开
质量改善:回乡支教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路——以湖南省汝城县“星火传承”义教团为例
作者:
何梦婷;朱海华;凌云志
期刊:
科技展望,2015年(07):259-260 ISSN:1672-8289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610041;[何梦婷; 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朱海华] 四川大学
关键词:
回乡支教;质量改善;问题与出路
摘要:
大学生回乡支教需要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提升支教的教学质量。质量改善需要在制度和政策保障的基础上从优化支教人员结构、优良支教方式和夯实教学效果几个方面来落实。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道德学习视角的师德培训有效性探讨
作者:
凌云志
期刊:
中小学德育,2014年(11):15-18 ISSN:2095-118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道德学习;师德培训;有效性
摘要:
师德培训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教师培训的必要和核心内容。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师德培训呈现出"低效""无效"乃至"负效"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把握教师道德学习特点,通过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和培育培训文化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关怀型师德培训的有效模式。
语种:
中文
展开
责任·境界·良知——评《良心的事业——教师培训对话录》
作者:
凌云志;刘兴国
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11):85-87 ISSN:1672-86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湖南衡阳,421002;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 湖南衡阳,421002;[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刘兴国] 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
关键词:
责任;境界;良知
摘要:
教育就意味着责任,教师就意味着一生的责任;教师的境界强调的是教师对教育本性的自觉,有境界的教师会关注生命、关注心灵的培养,在教学中必然要以剔除教育的功利性为目的;良知强调的则是教师的主体性,只有把教育当作一种良心的事业,秉承自己的良知去做,才可能把教书育人的事业做好.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作者:
魏志义;凌云志
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12):80-81 ISSN:1672-8653
作者机构:
[凌云志; 魏志义] 不详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倡导和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参与形式的创新和机制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水平。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柬泰边界争端及其处理看东盟安全机制的作用
作者:
凌云志
期刊: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28(1):13-14 ISSN:1671-090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系,湖南,衡阳,421002;[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柬泰边境争端;东盟;安全机制;作用
摘要:
东盛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东盟方式"的安全机制.在2008年的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争端及其处理的过程中,东盟的这种安全机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显示了其局限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东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和有限性
作者:
凌云志
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1):36-38 ISSN:1672-86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东盟;安全机制;有效性;有限性
摘要:
东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东盟方式"的安全机制。通过对东盟内部的安全机制的考察,并把2008年柬埔寨和泰国的边境争端及其处理作为个案研究,来衡量整个东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和有限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课改形势下地方高师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作者:
凌云志
期刊: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5):2 ISSN:1007-3442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衡阳421008;[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基础课程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的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作为培养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力量主要阵地的地方高师势必要其本身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课改要求。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对新课改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
语种:
中文
展开
试析国际政治社会化
作者:
凌云志
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3):36-37 ISSN:1672-86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凌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社会化;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社会化
摘要:
国际政治社会化是正在构建中的国际政治社会学(IPS)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