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旅行:托尼·本尼特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
刘涛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45(4):106-112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刘涛]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托尼·本尼特;译介;接受
摘要:
作为西方当代文化研究大家,托尼·本尼特为推进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托尼·本尼特的中国接受主要从著作的译介和理论思想的解读等方面展开,其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展开更多 作为西方当代文化研究大家,托尼·本尼特为推进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托尼·本尼特的中国接受主要从著作的译介和理论思想的解读等方面展开,其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文化研究、美学研究是最突出和最集中的内容。国内本尼特研究虽已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但仍然有进一步探讨和突破的空间:本尼特思想研究的视域有待拓展;本尼特文化习性主题的研究有待深入;本尼特思想与中国的对话研究有待挖掘。探讨本尼特理论思想的中国旅行,能够更好地展现本尼特思想的独特性与魅力,为当下中国建构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研究话语提供借鉴与参考。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部编版高中语文现代诗隐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李卓
期刊:
汉字文化 ,2024年(06):131-133 ISSN:1001-066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诗作为一种突破了格律与结构束缚的诗体,其通过隐喻建构起的想象空间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美感体验和思维训练。但如今,教师并未意识到隐喻在现代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仍然采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现代诗的解读能力不足,现代诗的教学效果不佳。本研究基于对隐喻认知理论与高中现代诗教学现状的研究,将诗歌隐喻进行具体分类,探究现代诗隐喻教学的针对性策略,能有效改变现代诗教学的尴尬局面。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概念视域下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作者:
侯志中;江文欢
期刊: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43(10):17-20 ISSN:1003-3963
作者机构:
[侯志中]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南省怀化铁路第二中学;[江文欢]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
关键词:
单篇;大概念;语文
摘要:
大概念是素养本位的核心概念,素养本位的语文学习需要教师具有单元整合意识.大概念视域下,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突出单元大概念这一核心主题.教学实施遵循的一般路径应为:立足单元大概念,确立单篇教学内容;立足整体大单元,设计单篇教学方案;立足素养大视野,落实单篇教学活动.
语种:
中文
展开
“饭圈文化”的审美畸变及其纠偏
作者:
黄柏青;阳华芝
期刊: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38(4):33-37 ISSN:1008-4681
作者机构:
[黄柏青] 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长沙 410022;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南 衡阳421008;[阳华芝]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饭圈文化”;审美畸变;纠偏
摘要: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依托网络技术赋权形成的“饭圈文化”,已成为青少年审美畸变的温床。“饭圈文化”下的审美畸变表征主要包括“白幼瘦”式单一病态的审美标准、“娘炮”式反转畸形的性别取向、“造神”式偏执盲目的偶像崇拜和“安利”式...展开更多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依托网络技术赋权形成的“饭圈文化”,已成为青少年审美畸变的温床。“饭圈文化”下的审美畸变表征主要包括“白幼瘦”式单一病态的审美标准、“娘炮”式反转畸形的性别取向、“造神”式偏执盲目的偶像崇拜和“安利”式扭曲狭隘的评价机制。这些畸变现象与偶像移情、媒介助澜、美育缺失及流量至上等原因密不可分。对此,可通过心理干预、媒体自律、协同美育和净化网域等策略来纠偏,旨在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饭圈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成语教学
作者:
戴梦萍
期刊: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24年(27):107-108 ISSN:1007-628X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戴梦萍]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成语教学
摘要:
语文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顶层设计,但中学成语教学本身并不受重视,其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研究也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为了中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使中学成语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从成语微课专题教学、闪回、情境创设、学科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设计成语教学策略,落实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语种:
中文
展开
衡山方言的后缀“首”和“气”——“相因生义”与“通感引申”的殊途同归
作者:
刘娟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45(4):118-123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刘娟]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衡山方言;后缀;首;气;shou(首);qi(气)
摘要:
The“shou(首)”and“qi(气)”in the Hengshan dialect of Hunan can be attached to verbs to form nouns that represent abstract meanings,“Shou/Qi”is equivalent to the“tou(头)”in Mandarin that is connected to the verb root to indicate the value of doing so.“Qi”can also be added aft...MORE The“shou(首)”and“qi(气)”in the Hengshan dialect of Hunan can be attached to verbs to form nouns that represent abstract meanings,“Shou/Qi”is equivalent to the“tou(头)”in Mandarin that is connected to the verb root to indicate the value of doing so.“Qi”can also be added after adjectives and noun morphemes to form a new compound word,meaning smell,taste,style,habits,quality,appearance,or expressing an abstract feeling.“Shou”and“Qi”have developed into synonymous suffixes to denote value,but the moti⁃vation and track of their semantic evolution are not the same.The formation of the suffix“shou”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lementary meaning of the Mandarin suffix“tou”,while the multiple semantics of the suffix“qi”are the result of synesthesia extension.FEWER
语种:
中文
展开
《敬业与乐业》的逻辑论证分析
作者:
杨婷玉;贺雅婷
期刊:
汉字文化 ,2024年(07):130-132 ISSN:1001-066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
在最新修订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无论是选文编排,还是教学目标设置,都将逻辑论证放在了更高的位置。议论文具有极强的逻辑性,议论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逻辑论证分析议论文文本是十分必要的。《敬业与乐业》是一篇逻辑论证严密的议论文范例,对其展开逻辑论证分析,以期为一线教师开展议论文教学提供新思路,进而打破议论文阅读教学僵局,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语境还原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探究——以《祝福》文本解读为例
作者:
贺雅婷;杨婷玉
期刊:
汉字文化 ,2024年(06):155-157 ISSN:1001-066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说阅读教学对学生主体化阅读体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接触书面交际语言时,能透过文本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品味小说言外之意,形成独特的阅读感悟。语境是文本语义赖以存在的基础。基于语境还原的视角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还原小说文本中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将书面文字进行内化解码,是促使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获得言语智慧长足发展的应有之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娱情”到“革命”:黄尊三小说观念的变迁
作者:
赵斌
期刊: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41(2):87-94 ISSN:2096-1707
作者机构:
[赵斌]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黄尊三日记》;西化;进步;小说兴国
摘要:
近代是中国小说观念变动最大的时期,小说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到“文学之最上乘”。当然,小说观念就个体而言是复杂的。在黄尊三的小说观念中,进步、迂回等掺杂、摇摆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新与旧之间。具体言之,黄尊三一生对小说都有...展开更多 近代是中国小说观念变动最大的时期,小说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到“文学之最上乘”。当然,小说观念就个体而言是复杂的。在黄尊三的小说观念中,进步、迂回等掺杂、摇摆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新与旧之间。具体言之,黄尊三一生对小说都有挥之不去的传统“娱情”观,但作为留学生,对异域小说观念有一定程度的接受;作为时代动荡期间的爱国者,其小说观念具有“进步”性;作为宋教仁等革命派的密友,对“新小说”的“革命”功能有一定认知。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IP形象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与策略研究
作者:
梁桂林
作者机构:
[梁桂林]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会议名称:
湖南省第十七届研究生创新论坛 “美好生活·文旅融合·设计未来”分论坛会议
会议时间:
2024-11-30
会议地点:
中国湖南长沙
关键词:
IP形象;非遗文化;数字经济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IP形象设计[1]成为推动非遗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非遗传播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生活方式的代表,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2]而与其有着共同理念及发展诉求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固定的物质属性与精神价值,其需要借助再造实践活动去摆脱传统固化的文化形式,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与意义;通过打造鲜活的非遗IP形象来实现非遗资源转化再造,是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
语种:
中文
展开
文化记忆视角下王船山形象的建构与认同
作者:
杨旭明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45(01):15-20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杨旭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王船山形象;文化记忆;公众参与
摘要:
文化记忆理论为历史人物形象生产与传播提供了阐释框架.通过对遗著、报刊、纪念场所等代表性媒介的分析,发现王船山形象是后人根据其自我形象和他者的媒介形象累积建构而成的公众形象,本质是一种集体想象,具有促进民心凝聚和族群认同的作用.媒介化生存的社会趋势下,王船山形象的建构与认同面临文本阐释难、公众参与低、媒介融合少等困境,要突破此困境,需要发展船山学,建立船山数据库,构建跨媒体平台,进一步推进船山形象的学理化、时代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性的“围城”与突围——评王十月小说集《无色界》
作者:
王筱雪;赵斌
期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38(4):79-83 ISSN:1674-6198
作者机构:
[赵斌; 王筱雪]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科幻文学;打工文学;人性
摘要: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哲学话题古已有之,王十月的小说集《无色界》通过对不同题材领域和创作手法的尝试与探索,借助对各式各样当代人物的刻画,以期探索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人性本色”,《无色界》中的小说虽没有宏大的叙事结构,但其贴近...展开更多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哲学话题古已有之,王十月的小说集《无色界》通过对不同题材领域和创作手法的尝试与探索,借助对各式各样当代人物的刻画,以期探索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人性本色”,《无色界》中的小说虽没有宏大的叙事结构,但其贴近社会现实的人性之思格外亮眼。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袁隆平精神”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作者:
任美衡;雷珂菁;吴洁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09):144-147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袁隆平精神”;地方高校教育;课程思政
摘要:
“袁隆平精神”作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将“袁隆平精神”与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融合,不仅对推动该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环境...展开更多 “袁隆平精神”作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将“袁隆平精神”与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融合,不仅对推动该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环境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以探索“袁隆平精神”价值意蕴为出发点,分析其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考察、分析其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对未来如何利用“三个课堂”推动“袁隆平精神”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有所构想展望。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美术出版社为例
作者:
杨旭明
期刊:
传播与版权 ,2024年(01):11-13 ISSN:2096-807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杨旭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美术精品图书;内容生产;装帧设计;精准营销
摘要:
美术精品图书镌刻着美术发展的时代印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美术类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强社之基.文章以湖南美术出版社为例,探讨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内容生产、装帧设计与精准营销.笔者发现,该社关于美术精品图书出版彰显湖湘书画美,凸显湖湘文化形象,呈现多元艺术之美;从"契合主题,精心设计封面""凸显特色,精致编排印刷"方面打造视觉艺术盛宴,并通过"立足读者定位,共享艺术成果""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体验平台"来提升社会影响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日记视域中的王船山从祀孔庙及其经典化意义
作者:
赵斌
期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24(2):81-86 ISSN:1674-831X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赵斌]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文人日记;王船山;从祀孔庙;经典化
摘要:
根据文人日记记载,王船山作品大多被《沅湘耆旧集》选录,且经过两次《船山遗书》刻印,因此船山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同时据日记发现晚清民间祭祀王船山活动日益兴盛,这些也为王船山能从祀孔庙打下了基础;1876年,王船山从祀孔庙一事...展开更多 根据文人日记记载,王船山作品大多被《沅湘耆旧集》选录,且经过两次《船山遗书》刻印,因此船山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同时据日记发现晚清民间祭祀王船山活动日益兴盛,这些也为王船山能从祀孔庙打下了基础;1876年,王船山从祀孔庙一事由郭嵩焘正式奏请,到1908年最终成功入祀两庑,经历长达30年的争论,其间曲折的过程映射了同治、光绪年间政治、文化的转型图景,对后来船山思想的经典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与地坛》生态审美的三维透视
作者:
王荣;左其福
期刊:
今古文创 ,2024年(19):7-9 ISSN:2096-8264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
史铁生书写个人经历的经典之作《我与地坛》不仅蕴含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同时也极具生态审美意蕴。本文从自然、社会及精神三个维度的生态审美视角出发,依据生态美学的相关理论,透视《我与地坛》中的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精神生态美三方面的生态审美表征,探寻其中隐含的人与自然交融的生态审美意蕴。
语种:
中文
展开
小说史编撰的开拓与创新——读《中国现当代小说史》
作者:
任美衡
期刊:
名作欣赏 ,2024年(04):122-125 ISSN:1006-0189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
从“五四”文学革命迄今,现代小说历经百年发展并成就斐然,张炯先生力图将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打通并进行整体化书写。相较于以往同类的史著而言,《中国现当代小说史》立足于文本、时间与空间三个维度,有序地彰显了该著的全文学史视野;以总体化思维为指引,力图从版图、构成及逻辑等方面,系统地建构起小说史的基本框架;始终遵循辩证法原则,既不断强化小说“入史”的平等权力,又以积极评价的方式对小说史实施“加法”,并坚持以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方法为小说史遴选精品力作,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价值、体式与路径
作者:
侯志中;段玄霜
期刊: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6):4-8,26 ISSN:2096-3742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段玄霜; 侯志中]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教育写作;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表达
摘要:
教育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性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性学习和创造性工作,还能促进其个人成长,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高校教师及其他研究人员的专业写作不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写作主要源于自身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一般没有宏大的理论架构和实践叙事,也很少对重大理论进行思辨与构建.从写作体式来看,其教育写作主要有三种: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育论文.教育写作的实质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研究能力,乃至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综合呈现.提升教育写作水平的路径有:通过专业阅读产生有意义的发现,通过专业实践获得有价值的经验,通过专业写作进行有意义的表达.教师要注重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精进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语种:
中文
展开
山水人和: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
作者:
胡晓芳;任美衡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45(4):98-105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胡晓芳; 任美衡]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王跃文;乡土小说;“人居”叙事;山水人和
摘要:
王跃文的乡土小说反映了当代湖南农村的社会面貌,揭示了湖南乡民的内心世界。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山、水、人”三者和合共处的显著特点。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既...展开更多 王跃文的乡土小说反映了当代湖南农村的社会面貌,揭示了湖南乡民的内心世界。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山、水、人”三者和合共处的显著特点。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既有充分的现实基础,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山水情结”和湖南文学传统的“山水基因”的眷恋与传承。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引发人们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延续人们对理想的社会图景的追慕;启发人们对舶来的“现代性”构想的反思。对王跃文乡土小说的“人居”叙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王跃文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关联的统整:素养导向下中考语文命题的思维取向
作者:
侯志中
期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9):118-123 ISSN:1004-049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侯志中]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中考;语料;关联;统整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明确提出了"素养立意、依标命题、科学规范"的要求.该文选取长沙市近四年的中考语文阅读题语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语料中的关联性和统整性进行分析.探索素养导向下的中考语文命题的思维取向,以期为语文课程教学和各省统一命题提供鉴见.研究发现,长沙市中考语文命题在依标命题和素养立意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测评的情境性和多样化方面存在明显欠缺.笔者认为,中考语文命题要基于关联的统整思维,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通过精选测评语料、巧设情境将学生的课内学习、现实生活与学业水平考试建立联系,切实提高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效度,更好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促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稳步、科学、深入进行.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