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tional Contexts Modulate Anticipatory Late Positive Component and Reward Feedback Negativity in Adolesc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作者:
Zhang, Wenhai;Liao, Caizhi;Tang, Fanggui;Liu, Shirui;Chen, Jing;...
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20年11:526185 ISSN:1664-0640
通讯作者:
Li, Hong
作者机构:
[Zhang, Wenhai] Yancheng Inst Technol, Mental Hlth Ctr, Yancheng, Peoples R China.;[Zheng, Lulu; Liao, Caizhi; Zhang, Wenhai] Chengdu Univ, Coll Educ Sci, Chengdu, Peoples R China.;[Tang, Fanggui; Liu, Shirui; Zhang, Wenhai] Hengyang Normal Univ, Coll Educ Sci, Hengyang, Peoples R China.;[Li, Hong; Chen, Jing] Sichuan Normal Univ, Inst Brain & Psychol Sci, Chengdu, Peoples R China.;[Zhang, Ping] Liaoning Normal Univ, Res Ctr Brain & Cognit Neurosci, Dalian,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Li, Hong] S;Sichuan Normal Univ, Inst Brain & Psychol Sci, Chengdu,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adolescents;Feedback negativity;late positive component;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eward anticipation
摘要:
Background: Neuroimaging research has determined deficits in the dopaminergic circui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during adolesc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emotional contexts modulate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reward anticipation and feedback in adolescents. Methods: EEG data from 35 MDD and 37 healthy adolescents were recorded when they conducted a gambling task after being presented with emotional pictures. Resul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MDD and healthy adolescents exhibited the largest 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 in positive contexts at the frontal sites and the largest LPC in negative contexts at the central sites; however, MDD adolescents exhibited anticipatory LPC hypoactivation than healthy adolescents. However, MDD adolescents exhibited smaller gain feedback negativity (FN) than healthy adolescents independent of emotional contexts, positively correlating with the trait anhedonia according to the consummatory aspect of the 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 In contrast, MDD adolescents exhibited greater FN loss in positive and neutral contexts than healthy adolescents while no difference in FN loss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negative contexts. Moreover, the FN loss amplitude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donic tone according to the Snaith-Hamilton Pleasure Scale over the past week.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DD adolescents exhibited dissociable deficits in reward anticipation and gain or loss feedback that are distinctly modulated by emotional contexts, and the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ulation of emotional contexts on the temporal dynamic reorganization of the reward circuit in MDD adolescents. © Copyright © 2020 Zhang, Liao, Tang, Liu, Chen, Zheng, Zhang, Ding and Li.
语种:
英文
展开
大数据背景下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刘世瑞;李湘苏
期刊: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20年(14):116-117+144 ISSN:2095-3712
作者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 南华大学核工业卫生学校
关键词:
大数据;统计学;教学改革
摘要:
为了在大数据背景下有效提升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根据心理与教育相关专业的数据特点,本文对传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内容在大数据时代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大数据与传统心理以及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并改革了传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和统计思想的形成。
语种:
中文
展开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pplied Psychology i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作者:
吴思为;唐芳贵;刘世瑞
期刊:
社会科学前沿 ,2018年07(2):107-112 ISSN:2169-255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Local Universities
摘要: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idea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this study put forwar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pplied psychology in the guidance of “one center, two divisions, and three path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he innov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e could achieve the goal of triage training and help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be successful through multiple paths.#@#@#摘要: 本研究立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提出了以“一中心、二分流、三路径”为导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优化整合专业课程和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分流培养,促成学生的多路径成才。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卓越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以ES学院为例
作者:
刘世瑞;吴思为;杨超
期刊: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4(12):110-111,114 ISSN:2095-6401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杨超] 杨超;[吴思为] 吴思为;[刘世瑞] 刘世瑞
关键词:
大数据;应用心理学;卓越教师培养
摘要:
为了探索大数据时代应用心理学专业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文章以ES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卓越教师实验班为例,分析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结构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卓越教师实验班的培养过程,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卓越教师职前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
吴思为;刘世瑞;唐芳贵
期刊:
科教导刊 ,2018年(12):62-63 ISSN:1674-68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吴思为; 刘世瑞; 唐芳贵]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
本研究立足地方高校特点及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以"发展心理学"课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参与式教学的课内实践改革和情境式教学的课外实践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语种:
中文
展开
问题解决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
刘世瑞;赵新云;尹洁
期刊:
西部素质教育 ,2016年2(2):47-48 ISSN:2095-6401
作者机构:
[赵新云; 尹洁; 刘世瑞]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问题解决;统计学;教学
摘要: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和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统计学思想渗透不充分和学科体系不尽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探索了以统计问题为着力点整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通过问题解决导向的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语种:
中文
展开
独立学院通识课程调查与研究
作者:
尹洁;邓双喜;刘世瑞
期刊:
文学教育(中) ,2015年(2):129-129 ISSN:1672-3996
作者机构:
[刘世瑞; 尹洁; 邓双喜]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关键词:
独立学院;通识课程;合作学习
摘要:
本调查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从湖南省15所独立学院中遴选出5所学院462个样本,通过纵向调查、横向调查、大规模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定量与定性调查手段,探究独立学院师生对合作学习理论的了解程度、独立学院通识课程合作学习应用现状和发展愿景,为构建独立学院通识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拓展模式提供数据参考和可行性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者:
蒋湘祁;刘世瑞
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4(04):147-149 ISSN:1673-031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2;[刘世瑞; 蒋湘祁]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催眠暗示;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催眠感受性
摘要:
采用随机取样法抽取湖南省四所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获得398个有效样本,对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SGHSS-C)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可以用于区分大学生受试的催眠感受性,并适合团体测试,可以为我国团体催眠感受性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测量和评估工具.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作者:
全宏艳;肖菊香;蒋艳华;刘世瑞
期刊:
考试周刊 ,2013年(79):169-171 ISSN:1673-891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全宏艳; 刘世瑞; 肖菊香; 蒋艳华]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倦怠;主观幸福感
摘要:
作者旨在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具体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0名湖南省衡阳地区包括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在内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见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语种:
中文
展开
关于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思考
作者:
刘世瑞;刘芳;李海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2012年(24):82-83 ISSN:1004-3985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广东省开平市教伦中学政教处,广东开平,529300
关键词:
教育研究能力;师范生;课程
摘要:
教育研究能力不仅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文章提出通过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模块,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等环节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小学教师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作者:
刘世瑞;刘芳
期刊:
大家 ,2011年(20):166-167 ISSN:1005-4553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刘世瑞; 刘芳]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公平感;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
摘要:
<正>一、引言公平感即组织中的员工所感知到的在分配资源、决定各种奖惩措施时是否符合公平性的规则。对公平感的关注始于亚当斯(Adams,1965)的开创性研究。公平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起蓬勃发展,许多研究都说明公平在组织中的重要性(Homans,1961;Adams,1965)。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结构探索
作者:
刘世瑞;刘芳;雷亚男
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17(03):111-112 ISSN:2095-433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刘世瑞; 雷亚男; 刘芳]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结构
摘要:
通过对243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探索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结构,发现中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包台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和程序公平三个维度.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作者:
刘世瑞;李海容
期刊: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4):152-153 ISSN:1008-7508
作者机构:
[李海容; 刘世瑞]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教育研究能力;中小学教师;对策
摘要:
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也将有力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发展。本研究调查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发现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所任教的课程知识而言,其教育研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待提升。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对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对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思考
作者:
刘世瑞;李海容
期刊: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年(1):267-268 ISSN:1007-910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李海容] 广东省开平市教伦中学;[刘世瑞]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教学;人的发展;关系;思考
摘要:
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才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义。教学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人作为工具的价值上,重要的是发展独立人格、学会思考、洞悉生命意义并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才能真正理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特点
作者:
刘芳;刘世瑞;赵文斌
期刊:
滨州学院学报 ,2010年26(3):108-112 ISSN:1673-261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刘世瑞; 刘芳; 赵文斌]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大学生
摘要:
探索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心理特点,可为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 运用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问卷对1 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的特征蕴含着2个潜在变量:重要性和不可控性.女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从业风险3个因素比男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1).理工科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因素比文科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1);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因素比四年级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5).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具有高"重要性"、低"不可控性"的特征,不同群体大学生具有不同的预见就业风险认知水平.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研究
作者:
刘芳;刘世瑞;刘克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2010年(20):81-83 ISSN:1004-3985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刘世瑞; 刘芳; 刘克善]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焦虑;就业风险认知;大学生
摘要:
文章运用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54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高焦虑组相较于低焦虑组表现出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对于风险的各种特征,高焦虑者预期各种就业风险因素将会产生更为长期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更为不可控制。因此,本研究认为高焦虑水平与低焦虑水平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就业风险认知特征。
语种:
中文
展开
流浪乞讨人员自尊心理探讨
作者:
刘世瑞;凌璨
期刊:
才智(才情斋) ,2009年(34):157-158 ISSN:1673-020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流浪者;乞讨者;自尊心理
摘要:
乞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对乞讨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与普通人比较,乞讨者的自尊水平低于普通人;乞讨人员中,男性的自尊明显低于女性;乞讨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同,其自尊水平不同,身体残疾者自尊明显低于身体健康者;但是,乞讨方式不同,自尊没有差异。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
作者:
刘芳;刘世瑞
期刊:
才智(才情斋) ,2009年25(3):166-167 ISSN:1673-0208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刘世瑞; 刘芳]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学习;一般自我效能
摘要:
目的:揭示大学生自主学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共22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施测,运用SPSS13.0对测评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平均值方差检验分析。结果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平均得分都较高。结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强,学习自主性普遍较高,自主学习的平均得分为115.25;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的水平,所得平均分为25;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线性正相关,R2=0.270。
语种:
中文
展开
数学学业不良与学业正常学生的成就动机研究——以湖南省衡山县高三学生为例
作者:
刘世瑞;文娟
期刊: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年(11):41-43 ISSN:1674-153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衡阳,421002;湖南省衡山县糖铺中学;[刘世瑞] 衡阳师范学院;[文娟]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糖铺中学
关键词:
数学;学业不良;学业正常;成就动机
摘要:
本文对湖南省衡山县211名高三学生的数学成就动机进行调查,比较数学学业不良与学业正常学生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学自我效能感、内部归因、表现目标和数学价值变量上,学业不良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学业正常学生;不同性别高三学生在数学成就动机的六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生利用电影学英语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
刘也玲;李雁;刘世瑞
期刊:
矿业工程研究 ,2009年31(04):180-182 ISSN:1674-5876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8;[刘也玲; 刘世瑞; 李雁] 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英文原版电影;调查问卷;兴趣;态度;方法
摘要: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大学的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学生运用英文原版电影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对观赏英文原版电影学英语的方法很感兴趣,普遍认为应该开设英文电影课;(2)该方法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并可学到纯正的语音;(3)选材方面,那些贴近生活的经典影片更有助于英语学习;(4)对影片观赏之前、观赏过程中及观赏之后各相应阶段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提出了一些见解。从学生的兴趣、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发现,利用电影学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较为理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在学生观赏电影过程中还需适当的给予指导,并对运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